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生活  /  孩子屡次三番出走怎么办

孩子屡次三番出走怎么办

时间:2024-05-23 15:31类型:生活阅读数:656

孩子一定要经历过成长的阵痛才会成熟,越长大压力就越大,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个阶段很容易形成复杂的心理矛盾。家长要做好心理疏导,否则会带来极端的影响。

孩子屡次三番出走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单纯,有的时候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大大出口严重的还会拳打脚踢,这就会很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孩子的自尊心有时比大人的还强,这就产生了叛逆心理,害怕父母的就不会表现出来,只是在心里有种憎恨;换了那种脾气大性格外向,犟的就会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要冷静,心里有所准备,自己的孩子脾气性格,毕竟自己还是毕竟了解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家长要看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特点的孩子出走的时间,方式,地点,在外时间,对家长的期盼都是不一样的。

10岁至13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离家出走不会马上回来,一般会选择住在比较近的最要好的同学家,家长也不要急着让他回来,都在气头上,回来只会矛盾激化,住两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动回来后,家长先向孩子承认不对的地方,孩子听后会耐心听你讲道理的。

放下姿态,与孩子交朋友。家长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总端着家长的架子,而是要放下姿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倾听,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从而认同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充分的尊重。父母放下姿态了,孩子会从爸爸妈妈的行动中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从而愿意与父母分享他的感受,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离家出走,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吗

孩子动不动离家出走,很多人都归结于孩子心灵过于脆弱,不能承受打击或失败。不否认,孩子心理上出现过度反应,与其自身因素有很大关联,但我们也不应小觑父母的因素。

为什么有的家庭,孩子不仅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失败,还与父母关系非常融洽?而有的家庭,别说孩子坚强,恐怕与父母正常交流都很难做到。在这些家庭,经常是家长责备孩子,孩子顶撞家长。因此,父母要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极度任性,与自尊心强、承受力差有很大关系。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更别说让孩子受委屈了。“娇生惯养”的孩子通常容不得别人说“不”字,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对家人乃至朋友发脾气,离家出走就是孩子因发脾气而做出的极端行为。

父母的过高期望,则是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对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考了99分,家长不满意,认为应该考100分;孩子考了全班第三名,家长还是不满意,觉得孩子有能力考取第一名。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心中的积怨会越来越深,渐渐成为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总是闹着要离家出走的孩子,他们到底在想些啥

一、以离家出走要挟父母

如果强行制止或打骂,虽然会让孩子明白离家出走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也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爱他,不理解他,只想控制他。会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与其制止,不如让孩子亲自体验一次离家出走的感觉,体会到独立时的孤独和无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护和温暖。

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随保护,掌握孩子的行踪,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适时出面,事后不要责备孩子,与孩子好好沟通。这样他们才能“知难而退”。说最好的教育是“无为而治”,放任孩子离家出走,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让孩子意识到离家出走不能解决问题。

二、表达不满,渴望关心和爱

有时候孩子离家出走是因为内心接受了太多的烦恼,无处可诉、无人理解,孩子只是父母需要关心和爱。

其实所以家长都想有一个出色的、让自己省心的孩子,那首先请反思自己,你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了吗?一个处于争吵不断的家庭里的孩子,他永远很难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所以,构建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是给孩子最大的爱。

三、表达独立意识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大多数孩子都认为自己长大了,就开始渴望像一个真正的大人那样生活,做自己的决定,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期待,他们会要求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朋友和社交,慢慢远离家庭。

可是很多父母无法适应孩子的改变,还是想对孩子过度干涉,偷看孩子的日记,翻看孩子的书包,让孩子感觉到不尊重。对此非常反感,几次抗议后,没有效果,他们就想到“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