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亲子阅读  /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谁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谁

时间:2024-01-27 15:21阅读数:225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尔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座小镇上,木匠皮帕诺发现了一块会哭会笑的木头,并把它制作成了一个木偶,取名为皮诺曹。于是,皮诺曹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的故事。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谁

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

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

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手杖》(1876)、《小木片》(1878)、《小手杖漫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小手杖文法》、《木偶奇遇记》、《眼睛和鼻子》(1881)、《快乐的故事》(1887)、《愉快的符号》、《讽刺杂谈》(1892)。

木偶奇遇记的写作背景

该书创作于1881年,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科洛迪最初编写《一个木偶的故事》是为了偿还债务,他甚至在给《儿童日报》的社长菲尔迪南多·马尔提尼的附言中还这样提到:“我寄给你的这些材料,只不过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罢了。你可随意处理,如要采用,我可继续写下去。”

而没有料到的是“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从1881年7月7日起在《儿童报》上分期连载,一直到1883年才连载完毕。中间科洛迪一度想停止连载,却被读者“不满”的信件所淹没。

《木偶奇遇记》的主要思想及心理逻辑

这部儿童文学主要就是讲述一个淘气、懒惰、调皮且爱说谎的“坏孩子”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奇遇转变成为一个诚实、勤劳、听话的“好孩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逻辑并不复杂,就是希望以此来教育孩子们不要学习作为坏孩子的匹诺曹,而是要作为好孩子才能受到嘉奖。

这样的写法在行为心理学上也是可以得到支持的(此理论一般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有介绍)。强化与惩罚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两大基本规律,其理论基础的发端实际上来自于著名的“巴甫洛夫实验”。

强化即是通过一定的刺激加强客体的某种行为;惩罚则是相反,通过一个负面的刺激来减少客体的某种行为。

在《木偶奇遇记》前半段,在匹诺曹的“坏孩子”阶段,他因为自己“坏”的行为而产生了不好的结果。所以在这个部分实际上在告诉儿童读者“如果你跟匹诺曹一样,那么也会遭受不好的结果”,用行为心理学来解释,这是一种典型的“惩罚”。

而后半段,在“好孩子”阶段,匹诺曹因为其好的行为成为了一个大人眼中的好孩子,而得到了更多大人的赞许与青睐。这种逻辑在行为心理学来讲是正向强化,即为“你像他一样做一个好孩子就可以得到家长的爱”。

这就是《木偶奇遇记》为什么能够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