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2023-03-27460阅读量
  •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想要教育好小学三年级孩子,家长应该了解下孩子的心理特点,懂得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怎样的,这样,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契合孩子,家长不能总是以忙为借口,逃避对孩子的管教,这样是不行的,孩子会变得无法无天。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如下: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逐渐变得内控、深刻、自觉。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二、三年级学生性格特点:

    1、心态积极,情绪不稳定。3年级孩子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三年级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也是一个分水岭。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是顽皮的,有自我意识的,甚至是叛逆的。许多家长对三年级孩子转变一时难以接受,以下是教育三年级孩子的方法及经验,让孩子在三年级的关键时期能够顺利过渡,甚至能够脱颖而出。

    三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一、家长角色的转变。三年级的家长必须学会改变。不能再像一二年级的时候盯着和控制孩子,所以孩子会觉得很累,也会很烦人。这时候父母就得半撑半放。例如在一、二年级,可能会督促孩子每天做功课。在三年级让孩子督促自己,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让孩子承担后果等等。

    二、家长心态的转变。三年级的家长不能再像一、二年级的家长那样着急,对孩子的错误大吼大叫,或者对孩子苛刻不讲理。除了那些关心孩子的人,他们还不如耐心,做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声音。学习之余,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带孩子去运动、读书、看世界,拓宽孩子的认知和精神世界。

    三、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三年级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检查作业的习惯,仔细阅读和背书的习惯,睡觉的习惯早起早起,按时锻炼的习惯,以及自己打包学习用品的习惯等等。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习惯养成,会受益终生。

    四、尊重孩子的人格。三年级的孩子经过两年的学习经历,他们的心智在逐渐成熟,他们独立的人格在慢慢塑造,他们的独特的个性也在逐渐成型。在这个时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常常训导他们,而是要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和他们沟通和交流,不要经常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和他们对话,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叛逆的性格。

  • 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年龄都在10至11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转变思想,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情绪不稳定。四年级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2、对于利弊有初步认识。四年级的孩子比较顽皮难免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这时候再被问道原因的时候,孩子只会说对自己有利的理由,不去说对自己不利的,因为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合理反驳。这时候是孩子形成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

    3、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如这样不合适,那样又有妨碍。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在处理事物时,能够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四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 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当孩子处于二年级阶段的时候,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心理、身体、性格等各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家长要格外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便于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只有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才会远离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追求个性。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比较清晰明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而且也能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孩子正处于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遇见事情之前不会像一年级一样动不动哭喊,而是会在事情中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中发现自我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

    有些孩子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肯定,对于自己的评价过高,导致自负心理。有些孩子表现出在成绩的不自信或者家庭因素的缺失等,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导致自卑心理。

    2、想要摆脱束缚,情绪波动大。当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虽然哭闹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想要挣脱大人的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欲望变大。在这时候每个孩子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力还未发展的很好,就出现了情绪波动很大的情况。

    3、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二年级的孩子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当别的同学比他强或者弱时,相对应地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一年级的孩子对于集体意识还未很强,当集体参加比赛时,班级的胜利往往在二年级孩子更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的行为很明显。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处于六年级阶段的孩子是十二三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所以家长更要注重孩子的教育。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了解孩子成长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个性的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小时候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

    2、情意的发展。六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

    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他们的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会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还不会轻易解散。

    3、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并不难理解,哪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年龄段孩子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至批评。这使他们的自尊心变得敏感起来。

  •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对策

    三年级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有的孩子顽皮、叛逆,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家长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严肃、约束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常为一点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4、开始出现逆反的心理特点。这一时期的逆反表现得不只是在家里,在学校也开始出现,比如对家长的指点不耐烦,对老师布置作业吐槽,饭还没有到很激烈的程度。开始有个人意识增强的心理特点,在家里开始选择衣服、书包等物品来修饰自己,想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 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在慢慢发生转变,其中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以及行为习惯也渐渐地开始出现,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但要想给予孩子更好地教育,还需要先了解这个阶段的他们具备哪些心理特点,然后再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1、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十岁男孩在认知和分辨力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还相对较片面。这主要源于利已行为导致十岁儿童常常围绕自己的兴趣,或者心情而看人做事,对于随心情而定的现象,和以往那种直接拒绝有所不同的是,如果家长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分析,十岁儿童很容易接受劝告或建议,而后去做该做的事。

    2、自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

    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架秧子起哄现象,不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很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而老师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3、脾气暴躁。脾气暴躁易怒,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稍微做的有点不如自己心意的,容易顶撞父母,大发脾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