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三国名人  /  阮瑀阮籍阮咸的关系

阮瑀阮籍阮咸的关系

时间:2023-12-07 10:52阅读数:725

阮籍和阮咸,两人同为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咸,西晋时期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着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阮籍写的赋出名吗

出名。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着名。除诗歌之外,阮籍还擅长散文和辞赋。今存阮籍散文九篇,其中最长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有赋六篇,如《清思赋》、《首阳山赋》、《鸠赋》、《弥猴赋》等。

据考《隋书?经籍志》着录阮籍集十三卷,已经散佚;明代张溥辑有《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近人黄节辑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为何悔恨终生

司马昭加九锡,阮籍被刀架在脖子上,要求写劝进文。阮籍还是怕死,未能像嵇康一样大义凛然。他觉得作为名士,有失其节。故为此悔恨,不久逝世。

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魏晋文士好酒之风登峰造极。这段醉乡日月,折射出别具特色的生命旨趣。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更是将这种饮酒风尚推向高潮,他们很多故事,品一品,五味俱陈。

当时政坛险恶,文士们深感生命的脆弱和无助,总处于朝不保夕的惊恐之中。沉醉于酒,不谈政事,远祸全身,就成了很多文士保护生命长度的智慧选择。阮籍就是典型代表。

阮籍在曹家和司马氏争权的漩涡中,不知道该站在哪个队伍里,事实上是他站在哪个队伍里,都可能是死路一条,所以他才演绎出了“穷途而哭”的故事。经常一个人,带着酒,驾着马车,没有方向,边走边喝,走到无路处,大哭一场,掉转方向再走。走到无路处,又是一场大哭。如此反复,活成一个寓言。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阮籍的孤独和郁闷,都在这两句诗里,都在他猖狂的酒风中。

司马昭要拉笼阮籍,想要阮籍把女儿嫁给司马炎。阮籍不愿,怎么办?就天天把自己灌倒吧。于是,一连喝了六十天,司马昭的媒人天天来,看到的都是醉得不省人事的阮大人,婚事只好做罢。

阮籍在朝时,也是醉熏熏的,口不臧否人物。钟会曾经想害他,到他家里试探,想引他说点大义不道的话来,谁知阮籍只管饮酒,不发一言,钟会怏怏而归。阮籍有使青白眼的习惯,对自己喜欢人,报以正面青眼;对于讨厌的人,则白眼斜视。今天的成语“青眼有加”,就是阮籍这么制造的。他对于钟会,肯定就是一个白眼。

嵇康被杀后,阮籍出来做官,做什么官?步兵校尉,理由是营房里有三百坛好酒。后来,司马昭伐蜀功劳大了,魏帝曹奂只好再下诏,请司马昭接受“九锡”,拜为相国。

“九锡”是皇帝赐给劳苦功高的大臣的九种器物,也是历来篡位者行“禅让”之礼的最后一环。司马昭当然要表演,假装推辞。这时候,就要群臣出场劝司马昭接受“九锡”。这“劝进文”谁来写呢?大家想到了阮籍。

写吧,落得个千古骂名;不写吧,嵇康的下场在等着呢。于是,阮籍又开始天天把自己灌醉。这次不灵了,司马昭来真的了,他的手下找到了阮籍,将醉倒的阮籍扶起来,刀架到脖子上,笔放到手心里。

阮籍知道这一关已经不过也得过了,定了定神,文不加点,挥笔而就。于是司马昭顺利进位晋公和相国。阮籍回到家,越想越郁闷,不出两月,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