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小学  /  当孩子偷东西时妈妈怎么教育

当孩子偷东西时妈妈怎么教育

时间:2023-01-25 11:00类型:小学阅读数:1106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非常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会让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更容易适应集体的生活,也容易进入人生正确的轨道。但如果孩子学习了父母不正确的种种行为,那么再纠正起来,就显得非常困难。

当孩子偷东西时妈妈怎么教育

1、沟通。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先真诚地请求孩子陈述一遍事情的经过,鼓励孩子说出真相,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接纳他当时的感受,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确保爱的信息得以传递,让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和信任。反之,剑拔弩张的情绪和盲目的惩罚会产生距离和敌意。

2、树立物权意识。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如果不想给别人玩,也有不给别人玩的权利。教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被偷人的感受。告诉孩子:“你看,你的东西未经你准许就被拿走了,你很生气也很伤心。如果你没有经过别人同意把东西拿走,别人也会很伤心。”

3、教孩子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通过和爸爸妈妈协商,获得支持;或者教孩子从自己的零花钱里分出一部分,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4、鼓励孩子承担责任。父母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分清对错后,要积极弥补错误。比如:用压岁钱来抵;做额外的家务;停止一段时间的零花钱,用来偿还等。弥补错误的过程不是惩罚,是体验自然结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孩子偷东西的原因有哪些

1、源于自身成长发展。孩子出现“偷东西行为”,还可能是由于孩子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看到别的小朋友有,而自己又渴望拥有,在孩子极度想要拥有的情况下,导致出现这种行为。或者是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关注,想要让大人的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一些。

2、家长教育问题。一些是由于家里人过分宠爱,还有一些由于家教过于严厉,两种方式都有可能促使孩子出现“偷东西行为”,作为家长,宠爱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但是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还是要加以管教。孩子在家的时候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有时候想要什么东西,私自拿父母的钱就去买。父母若觉得都是自家钱,不制止这种行为,在孩子长大后会发展成去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3、不良环境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偷窃的行为时,并不知道这种行为的对与错,自己也会跟着学。并且,现在孩子所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广泛,平时观看的一些影片中充斥着暴力以及各种不良行为,孩子的判断能力具有局限性,在观看之后,也可能会引发模仿行为。

当孩子偷东西时,妈妈不正确的做法:

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拿回东西,就马上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骂孩子是小偷,加以指责,甚至打骂,似乎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这些过激的反应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会感到特别的羞耻。给自己贴上“小偷”的标签,甚至自尊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打击。

孩子一旦认同“偷”的标签,他以后很容易继续发生偷东西的行为,因为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子的人,做出这种行为也是正常的。